時間:2013/05/21(二)18:30
地點:國立台北教育大學
出席:塗翔文(台北電影節策展人)、膝關節(影評人)
紀錄:鍾志均 / 攝影:陳嬿守、陳詠雙

台北電影節策展人塗翔文接觸電影多年以來,不僅在當記者時就已踏過世界影展的足跡,從事策展人工作後更是從中獲得許多寶貴的經驗。此次座談中將暢談自己以不同身分去參加三大影展(坎城影展、柏林影展、威尼斯影展)的經過,並以此作為台北電影節的參考。

塗翔文最熟悉的影展是坎城影展,去了七、八次。最早是以記者身分跑新聞,當時在電影節現場就是不斷重複看電影、寫稿這兩件事,非常疲累;直到進了電影公司,跟著劇組去坎城,才稍稍放下緊張感,但每次工作前都勢必先準備好。直到幫台北電影節策展前一年,只幫雜誌社寫稿、有很多時間可以輕鬆看電影,那一次,才真正感覺放鬆。

提到之所以去柏林影展,主要是幫台北電影節選片。而柏林影展也是台北電影節最大的主戰場。他說,選片其實是另一種痛苦,提到這幾年電影節是由政府補助,經費有限,和另一位選片人決定分別看不同的片,且在去影展前兩個禮拜左右都會先做功課,直到真正看片時平均每天都要看六到七部,不僅要趕場,每天連著看好幾部,大概到第四、五部就容易睡著,所以還得克服「睡眠問題」。

相對於柏林緊湊的看片行程,威尼斯影展相對來說氣氛就悠閒許多。整體而言不像影展,反而像個度假勝地。一來場次較少、二來戲院沒有這麼多。另外,藝術性最高的坎城影展比較是菁英制的影展,大部分是給專業人士看,只有少數的場次是開放給當地民眾看的。三大影展中只有柏林影展是唯一能給一般觀眾親近的影展。

不過,翔文個人最喜歡的卻是鹿特丹影展,鹿特丹不僅和台北電影節的精神較為接近,同樣鼓勵新銳導演為主,這次入圍國際青年競賽單元的《毒派兄弟》就是在鹿特丹影展選到的電影。他提到當天那場在晚間10點多,是個相當容易昏睡的時段,且電影放映前還有導演座談,原本想說確定會睡完好大半場,不過最後散場接近半夜一點多,沒想到影片精采程度讓他和其他選片人在結束後討論得相當熱烈,因此順利選進這次的競賽單元。

長期以來鹿特丹影展的觀眾是受到訓練的,不僅氣氛隨興,也沒有紅毯和星光大道造勢。不像坎城影展,進場看片還需過三關,還曾經因為鞋子不符規格而被迫待在場外而與該場電影絕緣。另外他還提到,除了柏林影展需辦媒體證看片外,坎城的階級劃分則是更加清楚,最高等級如路透社、美聯社等資深媒體人才能拿到可暢行無阻的最高級白卡。

此外,全世界的影展相當多,多至每天幾乎都有好幾個影展在世界各個角落上進行。大影展資源多、資金多、能夠收到的新片自然也多,因此影響力也較高。小一點影展反而沒有壓力,有時候更有人情味。他另外提到「南特三州影展」則是他經驗中最獨特的影展之一,不僅不放歐美片而只放南美洲、亞洲、非洲的電影,且戲院不多、但卻很有影響力。楊德昌、侯孝賢等人當年還沒在歐洲大紅前,就是在南特被世界影人看到的。

IMGP4540.JPG

聊到世界各地的影展,有觀眾提到為何不選多倫多影展的電影。翔文說,第一、多倫多以英語片為主,且去一趟花費都相當驚人;再者,它的世界首映片很快就會到釜山、東京、鹿特丹出現,之後還是看得到,也比較符合經濟效益。另外,台灣片商發達,很快就買下多倫多影展的電影,因此常常電影節也不一定選得到最新的電影。

提到亞洲首屈一指的影展莫過於釜山影展了。韓國民族性很強,釜山短短十幾年歷史,試圖要當亞洲最大的影展。翔文說他是看著釜山影展長大,當年在當記者時還是第六、第七屆,這一、兩年開始蓋了相當巨大的展館,也有很大的電影大樓。由此可見,韓國人想做這件事,就是義無反顧地去做。釜山影展不僅近幾年的電影數量和參與人數直線上升,國際明星參與程度也愈來愈高,甚至連好萊塢的貴賓也親臨現場。另外,釜山學院和創投都辦得很好,無論是劇本投資,或是投資、論壇等周邊活動也都相當發達。就數字和影響力而言都把亞洲另一個東京影展拋在腦後。相對來說,東京影展則愈來愈需要靠片商和廠商的支持。

承接上述,台北電影節旨在鼓勵新銳導演,且辦影展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好電影被更多觀眾看到,許多新導演在艱困的環境中也發揮了超乎常人的創意,希望未來電影節也能在有限的資源下展現更大的影響力,讓更多人體會到美好的視覺饗宴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第15屆台北電影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