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13/07/01(一)17:00
地點:中山堂
主持人:塗翔文
出席:David Keitsch、Ben Von Dobeneck
(製片)
紀錄:彭湘 / 攝影:吳尚哲

開場影人致意

主持人:歡迎兩位製片DavidBen,很年輕的兩位製片人!

BEN謝謝大家,非常高興,也代表導演感謝大家來看電影。

映後Q&A

Q1(主持人):請兩位先跟觀眾分享,如何開始這次的創作?是導演來找你們嗎?這個故事又是怎麼發展起來的。

A1BEN):導演和我們討論了一年多,一開始只有我們三個人討論,並沒有劇本。

Q2(主持人):請問這是非常女性的題材,導演如何跟兩位男製片討論這個部分,兩位又如何決定做這個題材?

A3

BEN):沒有錯,這是一個滿女性的作品。但我來講他它也是一個家庭電影,我想每一個人的家庭都會有一些關係、張力可以呈現,在製作這部片的時候也是根基在這個上面的。

David):這個故事有兩個地方是我覺得比較有趣的,第一個是像剛剛講的,這是故事從我們兩個跟導演開始討論的,方式跟大部分的電影不太一樣。另外是這個題材的本身,他在講的是一個有點控制狂的母親跟他的女兒,我相信這個題材應該是滿國際的,在不同文化中都可能有發生過,所以我覺得很有趣。

  

Q3(主持人):請兩位製片向大家再介紹一下這位導演,跟兩位女主角的背景。

A3BEN):我先介紹導演。導演Hanna本人其實很外向、活潑,也很多話,有點遺憾他沒有辦法到現場跟大家打招呼。他是一個很關注演員演戲的導演,這對演員來講當然是非常好的。她也非常注意整個團隊的配合,要讓演員在一切的技術層面上都準備好,再讓演員去發揮。那這兩個女主角結合的化學效果也是滿好的。飾演母親的這位在德國當地其實是非常知名的女演員,不過很可惜,她在這部片剛首映完之後就不幸過世。女兒的部分,其實她是一位新演員。在電影中母親的控制,女兒要去表現百般的順從,我覺得她表現得很好。

Q4(觀眾):請問劇中女演員在不同試鏡之中,有失敗的經驗,你們現實上有遇過這樣的事情嗎?為何要加入這樣的橋段?

A4BEN):因為我本身是製片沒有演戲的經驗,不過我猜想在德國有很多演員想演戲,但沒有這麼多片子可以演,我相信這樣子的橋段在日常生活中是會發生的。除此之外,會有這樣的安排主要還是因為要呈現女主角,她長期在母親的壓力之下,常常無法好好做自己,這個部分可以呈現她在事業上的失敗。

(本題牽涉劇情關鍵內容)

Q5(觀眾):第一個,請幫我向你們的美術指導致意,我覺得這個電影內容上是很冷酷,但在顏色方面他的配色是很溫和,這個電影就讓人覺得很舒服。第二個問題,片中最後一段小孩被揹著的時候講了一段關於靈魂鳥故事,不知道挑這個故事是不是有甚麼特別的想法?

A5BEN):首先回應美術的部分。我們的美術他其實是一個人的作業,他非常厲害,完成了我們片中每一個佈景的陳設,包括所有的勘景也是他一個人完成的,我會把這樣的欣賞帶回去讓美術知道!確實是有一個「靈魂鳥」這樣的故事,它出自於童書。這個童書很剛好在我們準備這個片的時候出版,我們覺得很恰巧,它非常的符合我們這個片中講的東西,要怎麼去釋放你的靈魂、怎麼去找到你的方向。

Q6(觀眾):我很好奇即便不是控制狂,片中媽媽的行為在德國是常見的嗎?像是他直接幫女兒買房子。還有這樣親密跟疏離的擺盪關係,不知道是導演比較敏感,還是這是德國的共同經驗?

A6BEN):是的!這樣的事情在德國是滿多的,關於家庭之間,也許不是很正常,或者說這樣比較破碎的家庭,但都是有的。尤其,大家同住一個屋簷之下,人們之間卻很疏遠。也可以這樣解讀,就是現代人開始追逐自己的夢想之後,就很少回過頭來觀照自己的家人。

《心靈微塵》影片介紹 

  更多映後座談紀錄請看這裡

其他放映場次:7/6 (六) 11:00 中山堂 (影人出席映後座談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第15屆台北電影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