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13/07/17(二)16:00
地點:華山一廳
主持人:陳曉珮
出席:趙德胤(導演)、吳可熙(演員)
紀錄:劉又甄 / 攝影:吳尚哲

映後Q&A

Q1
(主持人):請導演跟我們講一講,當初是怎麼樣的機緣和靈感會拍這部片?而且比上一部作品《歸來的人》在故事上更複雜,手法上更新,而且還加了漂亮的女主角,請問是怎麼樣的動機和想法?

A1(趙德胤):其實《歸來的人》會那樣拍,第一個是有限制,在限制跟資源下用了那個方式。但是到了這部的時候,是講泰國跟緬甸交界,又跟台灣很複雜的故事劇情或情感。譬如說大家可能不知道很多緬甸人過來泰國,又辦假證件來到台灣,又被某些人口販賣集團挾持,再去當地騙泰國的小女生過來,這樣的故事從小到大一直在身邊上演,所以在靈感題材方面我不陌生,甚至可以說現在講十個故事都會很精彩,可是故事的本質都有一定的情感。那樣的故事就像是我自己的故事,如果我十六歲沒有辦法像中樂透一樣來到台灣念書到現在拍電影,故事裡面的主角可能就是我,這樣子的故事靈感對我來說太耳熟能詳。

至於為什麼跟《歸來的人》比較不一樣,是因為這樣的風格適合這樣的地方、這樣的拍法、這樣的資源限制。如果出資人給我更多錢,參與的人不一樣,拍出來的也就不一樣,但故事的本質情感是一樣的。《歸來的人》其實本來寫得也不是那個樣子,但是又偷拍、又危險、女主角又不能過去,所以我就把它改得比較簡單。這部可熙加入比較豐富,所以我們一直學習一直嘗試,有不同的資源就會突破不一樣的東西,我倒不覺得我適合拍哪一種電影。電影好玩的地方就在於,當你碰到那個時間,你準備好了、資金進來了、演員來了、劇本有了、你到當地了,你的情感就會出來。每個導演都一樣,在拍的時候不知道電影百分之百會長什麼樣子,你只知道百分之六十會長什麼樣子,當很多東西進來後就會很像化學變化,變成是出乎意料的樣子。

Q2(主持人):不同的元素不同的東西加在一起,電影就會變成另外一種有機體。請問導演跟可熙是第一次合作嗎?

A2(趙德胤):我們之前短片有合作過幾次,這次算第三次,《歸來的人》是做幕後。她自己是舞台劇演員,我們就是一個小工作室,各行各業的人都有,拍片的時候大家就一起來拍片,平常就各自做電影裡面不同的領域。

   

Q3(主持人):可熙做為舞台劇演員,跟導演合作過幾次,在這次裡面有沒有被折磨?

A3(吳可熙):可能是因為之前劇場的背景跟學習經驗,跟趙導合作內心很大的折磨在於,劇場的那套學習模式讓我已經非常不自然,所以跟他合作的過程,要想盡辦法回到原本就會的自然的人的情緒跟動作,是比較困難的事。還有我是台北出身的都市小孩,對鄉下、緬甸、邊境那塊,還有語言都非常不熟,所以拍攝前一年都在做準備,包含跟導演還有男主角學語言,導演拍《歸來的人》的時候也跟他一起去那邊認識當地人,熟悉環境。拍這部之前我們到了那邊就住在五娘家,他們都叫我三妹,一直到正式拍攝,大家都知道三妹在這邊了,甚至有理髮廳的老闆娘想找三妹,因為她的女兒想要來到台灣。

(主持人):妳在那邊生活多久?

(吳可熙):《歸來的人》的時候是去緬甸一個月,拍這部之前也去了差不多這樣的時間,有去曼谷也有去邊境,認識當地的人,體驗那邊的生活。

(主持人):難怪他們真的會以為妳是三妹。那今天機會非常難得,我們把寶貴時間留給觀眾,如果有問題或意見趕快舉個手。

 

Q4(觀眾):我想請問導演,從構想到寫劇本到拍攝完成花了多少時間?我在片頭有看到鹿特丹影展贊助這部片,請問是獨家贊助嗎?還有其他來源嗎?另外想問可熙最難忘的是哪一場?

A4(趙德胤):我一直都在準備。從來到台灣念高中開始,我的習觀就是寫日記,因為事情太多了,時常聽到家鄉朋友誰又偷渡到哪裡、誰又辦假證件到美國,怕會忘記,或本意就是抒發,就把這樣子的故事情節記下來。我對泰國特別有很深的感情,是因為我很好的朋友、家人都是朝這個途徑到那邊,小時後一直接到他們的來信告知那邊的生活狀況。2008年我過去那邊遇到國中同學,他像男主角那樣,但最後嗑藥太多精神有點問題,所以我那時候就開始寫劇本。

我寫劇本蠻快,三個禮拜就寫完,我講的是寫不包括找資料,因為每個細節太熟了,有時這也是缺點,自己覺得不用交待,但觀眾看了可能覺得不清不楚。所以寫完劇本,準備一點資金就去拍了。其實在當地花時間跟當地人相處比較久,拍很快十四天就拍完了, 還包括不拍的四五天,可能剪接跟收音,還有生病拉肚子,然後邊境又時常聽到槍聲,所以我們就停拍了幾天。其實拍都很快,劇本也寫得很快,因為醞釀太久了,從開始了解什麼是文藝、藝術、開始念小說的時候,就感染到自己生活裡面發生的事,到拍片的時候覺得可以拍這個做為練習。

關於鹿特丹基金的部分,是因為我第一部片在鹿特丹影展得獎,就開始跟他們講第二部片。我第一部片拍完了,就拿著一疊資料說我缺一筆錢,然後他們就有公開的平台讓我去競爭,全世界有好多人來競爭拿這筆錢,最後也拿到順利做完這部電影。所以資金有三股:台灣、緬甸做電影公司的老闆、鹿特丹。

(吳可熙):最後那場哭戲剛好是殺青戲,其他人的戲份都結束了,在後台準備烤肉。 我自己跑到外面門口一個人的街道上看著天上星星,感受三妹痛苦的地方,她一直拿不到的東西,看著天上的星空當下真的很安靜,想到跟五娘聊天的畫面。五娘也是這樣的背景,也是早期從緬甸偷渡到這個邊境,所有村落的人都是這樣。我在跟他們相處的這段期間,聽到太多他們的故事,感受到他們身上的無奈,雖然他們每天跟我們在一起很開心,但我畢竟不是當地人,還是用第三者的眼睛看這一切。所以在這場哭戲我自己走進來之後,瞬間情緒湧上很自然就哭了,五娘也跟著我一起哭,有些台詞不是set好的,他們真的知道我拿不到身分證的感受 ,他們知道三妹有多痛苦,一直到卡之後大家都哭蠻久的。

(趙德胤):為什麼可以拍那麼快其實不是導演的功力,我覺得關鍵是演員。拍這樣子的電影,如果我們去找中港台的大明星來當男女主角,把他們送過去實習半年或三個月是不太可能的,但是像我們電影裡面所有人物,他們一輩子都在為這個角色做練習,他們出來就可以面對大螢幕,即便有些時候他們會偷看大螢幕,我也覺得沒什麼問題,因為那個角色就是真實存在,那個眼神有他的痛苦,所以我覺得可以拍那麼快,腳色就是最大的功勞。

(主持人):我非常崇拜阿富大哥這個角色,後來讀資料才發現是導演的親哥哥嗎?

(趙德胤):阿富是我二哥,他也是以前很早去泰國,一路打拼到變成泰國人,自己開了一家公司。他知道我們這次要來拍這個東西,看我們也沒錢,總不希望弟弟失業,所以就提供我們兩台巴士、提供臨演,自己也當了導遊的角色,一直繞著曼谷拍了好多次,然後我們選了幾次。

 

Q5(觀眾):想請兩位多聊一下三妹這個角色,因為她是從台灣過去的女孩,需要台灣身分證又拿不到台灣身分證,我不太清楚背景故事。還有剛剛導演提到,這部片

用了很多素人演員,真實演出他們自己,請問拍攝的時候有多少成分是按照之前寫的劇本,有多少成分是即興?

A5(趙德胤):三妹這個角色是存在的,我們做了田野調查,很多緬甸華人偷渡到泰國,到現在每天至少有五十人偷渡過去,在邊境村落卻跨不出去,去曼谷沒辦法,回去也不可能。像三妹這樣的年輕女生,有人蛇集團就會過來,說服她們嫁給台灣人,那個嫁可能是非法的,所以就製造了假的證件,嫁到台灣之後就沒有台灣身分證,每一年要去延期要靠丈夫。

所以如果三妹是為了來台灣而來台灣,而不是相愛,就會被丈夫控制,要她做什麼就做什麼。像這樣子拿居留證的外籍新娘,要待滿幾年,要丈夫幫她用,但如果離婚就沒有了,即便有小孩,所以這些都是可以再討論的法律問題。三妹只有居留證所以被控制了,只能帶那些剛進來的小妹妹,其實故事單純就是想從落後地方去到更好的地方,追求更好的生活。

身分證是一個表象,代表穩定、美好、安定、存在感的東西。整部電影可以看得出來,五娘以前就是三妹,小女孩以後就是三妹,三妹以後就是五娘,真實的命運一直循環。我跟演員就像朋友,我第一個解決要素是信任感,所以我們花了大量時間跟他們融入。我們不坐飛機,跟當地人一樣坐車子要一天一夜,其實非常辛苦。到當地之後我們套好招說她就是三妹,以前就在這裡,待了兩個月就辦了假證件去台灣,造成當地所有人晚上聊天都問她說是怎麼去台灣,還有人留她的電話號碼,每天打來問說可不可以介紹女兒去曼谷或台灣。

當地的黑道老大是我的朋友,大家很單純就是幫忙當顧問,說毒品不是這樣子、槍不是這樣拿,其實就是我對當地的熟悉,還有我跟他們的關係是這樣子的互動,但我沒有說可以隨便亂演,所以即興只有走位或吃什麼我不管,但要討論的主題至少百分之九十要準確,如果離題或突然去哪裡就不行,要遵從故事的架構。

《窮人。榴槤。麻藥。偷渡客》影片介紹

  更多映後座談紀錄請看這裡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第15屆台北電影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