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13/07/17(三)18:30
地點:華山二廳
主持人:塗翔文
出席:土屋豐
紀錄:彭湘 / 攝影:柳紹屏

開場影人致意 

土屋豐:非常謝謝大家來,第一個鏡頭就讓大家看到解剖青蛙的畫面非常抱歉。(全場笑)。

 

映後Q&A

Q1(主持人)這部片是從一個真實的案例發想的故事,以最後的成品來說是滿龐雜的,導演是如何去從這個真實案例發展出這樣的一個作品?

A1(土屋豐)這個案例是在2005年,日本有一個少女以劇毒毒殺母親,最後是毒殺未遂,這部電影就是以這個做為主題。這部電影並不是要把當時這個事件重述的一部紀錄片,而是把這個事件做為一個開始,也加入很多其他的元素

那這個真實事件中的少女當時有寫部落格、日記,裡頭有寫到到她對倉鼠、螞蟻的觀察,其實她對母親也是跟對待這些生物一樣,用一個十分冷靜的角度去觀察,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獨特的部分。因此我想,如果是以這個少女來看我們現在的社會會是甚麼樣呢?這就是我創作這部電影的一個開端。

Q2(主持人)問一個比較技術性的問題。這部片的視覺元素非常豐富,我們看到像會發光的標本、看到網路的東西,還有類似訪問的片段、動畫,最後也有一些看了會讓人很害怕的東西……等。請導演談一下是很刻意得要把這麼多視覺元素加在這個影片裡面嗎?

A2(土屋豐)這個問題也常有人問我,我運用這麼多的影像看起來好像很複雜,但我主要是想用這麼多的元素、影像來呈現日本的社會。

Q3(觀眾)片中運用很多基因改組做一個議題來抒發,當初為什麼會選到基因改組這個議題來做這部電影,在電影中有想要利用基因改組做一個甚麼樣的比喻嗎?

 

A3(土屋豐)2003年有科學家已做出我們的基因排列,有點像是人為什麼會這個樣子的一個設計圖,等於是已經把人類的基因排列都找出來。片中的這個少女其實也認為人就是一個程式、系統

這個少女認為人是被基因決定的,她其實是比較絕望、被動,覺得所有事情都是命定的,她沒有辦法改變。所以她想要透過去了解基因的系統,想要做一些突破及改變。

關於基因改造的部分,我想這是一個比較大的議題,我們也要慎重的去考慮、看待這件事。但我也想透過這部電影這樣的一個科學觀點,提供一個新的想法,也許能夠為我們展開一個新的未來。

(本題牽涉劇情內容)Q4(觀眾)關於片中女主角壓在小男生身上的畫面,她吐口水然後吐到男孩身上的鏡頭,是兩個鏡頭分開拍,還是一鏡到底?若是分開拍的話,怎麼讓那個小男孩的家長或日本的觀眾接受這樣的畫面?如果是一鏡到底又是如何指導這位小朋友演出這場戲?

A4(土屋豐)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。對於這位小男孩的家長,拍攝時我沒有特別去做甚麼說明,因為他本人其實就有一個像片中這位少女的姊姊,他們平常就會去做這樣的遊戲及玩樂,所以他是滿習慣這樣的方式(全場笑)。不過日本的觀眾也有提出類似問題,他們是擔心這個小男生未來在「性」方面會受到不好的影響。

   

Q5(觀眾)這部片提到有主動控制實驗對象或被動的被基因所控制,那麼劇中有一段女主角去遊樂場抓甲蟲,然後把它們放回樹上,請問這兩個對比有甚麼特殊的意義嗎?

A5(土屋豐)在日本的遊戲中心,實際上是真的有人把甲蟲放在吊娃娃機裡,然後讓大家去夾。在片中等於是透過這個少女,讓甲蟲得到解放跟解救。

人的未來或將來,某種程度是被基因決定的,但也只是某種程度,並不是完全。

這個少女雖然也覺得她的未來是被基因決定的,但她也用了像是這樣(放甲蟲)的方式去做改變,甲蟲在最後得到解放,確實是有個類似這樣的譬喻。

Q6(觀眾)想請問導演,不知道您知不知道女星安潔莉娜裘莉,因為發現有得到乳癌的可能,選擇直接把胸部拿掉,導演對這這件事情的看法如何?覺得安潔莉娜裘莉是對基因的突破還是屈服?導演或片中的女主角若面對這樣的案例會怎麼做?

A6(土屋豐)您問的問題很難回答。我想現在的醫學很進步,已經可以預知未來有可能會得到乳癌,所以是透過這樣的行為做一個預防,我想她的做法也是一種選擇,這主要是關於身體健康的。其他的面向,像是我知道最近有一種科技是,透過基因去了解一個人他未來的智能發展是好是壞,但事先知道這樣的事情就會被它所侷限,你可能因此沒辦法活得很好,甚至受到它的限制。就像電影想表達最重要的一個主題,雖然基因在某種程度是被決定的,但要去想我們能透過甚麼方式,可以去改變或突破。

 

Q7(觀眾)也跟剛剛提到的小男孩有關戲,片中少女跟小男孩踩壞感應器(GPS偵測器),是代表著自由的解放嗎?擺脫她受到父母的監製或控制嗎?另外少女對小男孩跟她的老師都有吐口水,那有代表甚麼意義嗎?

A7(土屋豐)大家好像都很喜歡問口水的問題(笑)。這個少女在電影中被描述的其實很像一個機器,她非常冷血、沒有感情,她吐口水的動作可能是唯一比較有感情的了。

關於踩GPS偵測器,是表現這個小男孩從一個安全、被監視的狀態,變成一個危險的狀態。也可以有兩個觀點去解讀它,一個是他可能處在危險狀態,會被這個姊姊(女主角)拐走,另一個觀點也可以當作是這個姊姊覺得他很可愛,在跟他玩。

Q8(觀眾)這部片中一直講到「觀察」,就像女主角不停講自己是在觀察,也有運用到好像還有一個旁觀者在觀察這個少女,我想問「觀察」在片中的意義是甚麼?而少女做的觀察跟另一位旁觀者對她的觀察,兩種觀察有沒有甚麼層次上意義的不同?

A8(土屋豐)我覺得觀察是一個單向的行動,這個觀察與被觀察的人並沒有互動及溝通,被觀察的人並不會因為觀察的人有所改變。我想透過觀察去了解被觀察者的他的構造與構成,這是我們去了解這個世界非常重要的一門功課。只是學會了觀察我們又能得到甚麼呢?最後這個少女從一個觀察者變成主動者,她開始試圖去做一些改變。

那片中的旁白(旁觀者)其實是我在做一個訴說及觀察,但後來少女已經跳脫了我的觀察,失去了控制。

(本題牽涉關鍵劇情內容)Q9(觀眾)片中從很多角度探討宗教,包括有生物學、戰爭以及少女自己的角度等等,想知道導演在這部片想傳達的宗教意涵為何?

A9(土屋豐)基本上片中這個少女認為世界上唯一的真理就是科學。對這位少女來講宗教非常抽象的,它無法證明甚麼,因此對她來說宗教甚麼東西都不是。

劇中有一段她跟媽媽在吃秋刀魚,提到食用魚跟觀賞的魚有甚麼不同,媽媽的回答是:「這是神決定的」。這個少女認為媽媽這樣的回答是偽善的,她覺得媽媽並沒有真的回答這個問題,這從中想表達的是少女對社會,或者說她對大人們的想法有所不滿。也因為這個少女在電影中認為宗教或神是不可靠、看不見的存在,所以她希望去做一些反抗、抵抗及突破。

(本題牽涉關鍵劇情內容)Q10(觀眾)我看不太懂結尾,關於少女騎腳踏車跟發光的片段,想要表達的是甚麼?

A10(土屋豐)自行車最後是要去追GPS系統,但其實自行車根本是追不上的。片中的少女最後的夢想是想要「發光」,用自行車很難去追到GPS系統的意象,最後她是不是能去突破,是我們留下的一個疑問,也給觀眾一個想像空間。

主持人:最後我們謝謝導演為我們帶來這部非常有想像空間、未來感的作品。

 《變態少女毒殺日記》影片介紹

  更多映後座談紀錄請看這裡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第15屆台北電影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