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時間:2013/07/04(四)18:50
地點:新光二廳
主持人:郭敏容
出席:蓓琳艾斯莫(導演)
紀錄:施佳吟 / 攝影:吳佩儒

影人致意

蓓琳艾斯莫我首先要非常謝謝大家留到最後,因為我去過很多影展,影片放完很多觀眾幾乎都走了,今天卻幾乎都留下來,所以我很高興在這裡回答大家的問題。

映後Q&A

Q1(主持人:電影是改編導演伯父的真實事件,想請問導演如何將這樣真實的事件發展成劇情片?

A1:很幸運我有這樣的伯父(笑)。其實我最初是拍成紀錄片,過程中只有我跟他兩個人,也是我首部電影。但這部紀錄片對我來說不只是作品,因為說這是一個讓我更接近、了解伯父的機會,也是比較私人的經驗。但是在拍的過程中,我產生了很多想法跟疑問,而這些是用記錄片沒有辦法說清楚的,所以我依據我的經驗跟疑問,寫成劇情片,裡面關於伯父的部分是真實的,但很多是我加上去的。

Q2(觀眾):謝謝導演,我覺得這是一部很美麗的電影。電影中這些收藏品的結局有點感傷,請問導演是否有從土耳其作家Orhan Pamuk的書《The Museum of Innocence》得到靈感?

A2沒有。因為在書出版之前,電影就已經在拍攝了。但是電影拍完之後我有去讀那本書,而且我很喜歡,因為跟作者有很相似經驗。

 

Q3(主持人):片中老人對於這些別人視為垃圾的收藏品視為無價的珍寶,對比阿里最後把收藏品當作有價買賣,想請問導演如何構思這樣的轉換、跟這兩件事之間的關係?

A3其實把收藏品視為垃圾的比較是米薩的鄰居,而阿里一開始是沒有任何概念的;直到阿里被老人派出去買東西,才開始意識到這些東西的價值。其實原本並沒有設定阿里是從無知到利用老人的收藏品,而是想透過一個角色,去干涉、影響米薩的生活跟他的收藏品,他們互相滲透、觸動對方的生活並造成改變。而最後阿里賣掉前十冊,只留十一冊給米薩,其實也是在鼓勵他繼續往回收藏,繼續他的收藏之路。他們互相的影響才是電影想表達的重點。

Q4(觀眾):剛剛導演提到在拍記錄片的過程中,請問是關於什麼的疑問呢?

A4其實拍片過程中,疑問非常的多,很難一一列舉,但是最基本的問題是關於「時間」的概念,而不是收藏。我疑惑的是,假設時間真的是一條線,由現在、過去跟未來組成,那麼一個人怎麼把今天、昨天跟明天串連起來,把時間延續下去,時間的延續性是我想要在這部片表達的概念。


 

Q5(觀眾):請問導演是如何導戲的?

A5其實導這部片是很特別的經驗,因為我的第二部片《瞭望我的悲傷》,都是是跟專業演員合作;但我的伯父是非職業演員,而阿里是土耳其很知名的演員。因為我很認識伯父,知道他會怎麼說,所以我先嘗試寫對話,用他說話的方式寫。我一開始不想讓伯父看劇本,因為不希望讓他只是背台詞。但因為是跟專業演員合作,伯父不想被比下去,所以第二天就跟我要劇本,我也沒辦法拒絕他的固執,所以之後他都是讀劇本,有時候甚至一次背兩三頁的台詞。而在導戲的部分,其實我是在試著喚起伯父以前的記憶,還有我們之前拍攝的回憶,試圖讓他忘記他是在演戲。

Q6(觀眾):想請問導演在拍戲過程中碰到最大的挑戰是?

A6如果真的要說的話,應該是怎麼把我的伯父留在拍攝現場。因為雖然伯父對於演戲很有興趣,也覺得新鮮,很喜歡這個經驗。但是拍片多少還是干擾了他的日常生活,所以快拍完的時候他會開始有些抱怨,想要回家休息;還有他的戲服,一開始已經盡量只設計兩三套,讓他不要換得太累,但是有時候還是有連戲的問題,他就會不太願意換,這時我就要跳出來說服他,這可以算是甜蜜的挑戰吧!(笑)

 

   

《遺失的第十一冊書》影片介紹 

  更多映後座談紀錄請看這裡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第15屆台北電影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